图集
未来,患者在三级医院就诊,有望不再反复排队划价缴费,而是在完成诊疗离开医院时一并结算费用。昨天,健康中国-清华现代医院管理论坛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创新发展大会举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透露,下一步计划把“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方式扩展到本市三级医院。
雷海潮透露,本市在今年创新60项改善医疗服务举措的基础上,明年初步打算继续推出不少于20项改善医疗服务的举措。目前北京地区3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部分二级医院已经实行了“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方式,深受患者和老百姓的欢迎。“先诊疗后结算”,即患者看病过程中的检查、化验、取药等每一个环节,不用再去排队等候划价缴费了,只需在最后离开医院时一并进行费用结算即可。
“现在,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加了。”雷海潮透露,北京市从2017年4月以来,连续32个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工作量增幅都快于二、三级医院的增幅。“下一步想把‘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方式,suncity39.com:扩展到三级医院。”
此外,今年,本市建设五所左右示范性研究病房,明年将推动十所左右示范性研究病房建设。预计到2021年或2022年,北京地区研究型病房建设将会形成更好规模。
雷海潮透露,未来两到三年内,要在北京地区布局有关疫苗、药品和医疗器械方面的研究和创新,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中研发和应用的相应研究基地。本市还将布局医药健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这样的研究机构面向北京地区所有央属单位和市属单位开放。初步构想要在一所市属医院和一所央属医院同时布局同一类别的研究中心,以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参比,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记者 刘欢)
北京要闻
-
北京市三级医院有望实现“先诊疗后结算”
未来,患者在三级医院就诊,有望不再反复排队划价缴费,而是在完成诊疗离开医院时一并结算费用。雷海潮透露,本市在今年创新60项改善医疗服务举措的基础上,明年初步打算继续推出不少于20项改善医疗服务的举措。
-
一百五十六辆融雪车应对扫雪铲冰
昨天,清晨6点左右,在北京通州区一街道,环卫工人扫雪作业,确保行人安全 。本报记者 蔡代征摄 本报讯(记者 王天淇)为应对今冬第一场雪,北京环卫集团准备了156辆融雪车,并开启10座融雪剂搅拌站设备应对降雪天气,保障道路通行。
-
两台尖峰锅炉启动应对降温
一场初雪带来寒潮降温,北京热力集团启动两台尖峰锅炉向城市热网补充热源,同时重点针对老旧小区增加入户测温和巡检频次,保障极端天气下居民采暖。寒潮降温来临前,北京热力集团已下达指令,加强对供热设施设备的巡视检查频次,保证全网水力工况的平衡和稳定。
-
永定河明年将通水至大兴国际机场
2016年启动的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制定了实现永定河全线通水的目标。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提出要让永定河成为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实现全线通水,基本建成绿色生态河流廊道。
-
京礼高速松山特长隧道左洞贯通
记者从首发集团了解到,昨天,京礼高速(延崇段)松山特长隧道左洞全线顺利贯通,标志着京礼高速(延崇段)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京礼高速(延崇段)全长约113.7公里,是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场与张家口崇礼赛场的直达高速通道,其中北京段全长33.2公里,全线设计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双向4车道。
